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最高法部署全国法院执行工作
  发布时间:2016-09-29 14:01:56 打印 字号: | |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上作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庄严承诺。4月,最高法召开全国法院动员部署会并下发了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纲要,确定了总体目标,今天(28日)又召开全国法院执行工作会议进行全面推进。

最高法的工作纲要明确的总体目标是:用两到三年时间,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和外界干预执行现象基本得到遏制;法院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的情形基本消除;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的程序标准和实质标准把握不严、恢复执行等相关配套机制应用不畅的问题基本解决;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基本执行完毕。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表示,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着重围绕实现执行工作“四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包括实现执行行为规范化、执行全程信息化、执行举措高效化、执行队伍职业化。最高法对每个目标的实现都做了具体部署和工作重点的明确。

执行难,主要是找不到人、查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改变了传统的“登门临柜”式的财产查找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查人找物这一制约执行工作的瓶颈。最高法的目标是建成覆盖全国所有区域及土地、房产、存款、各类金融理财产品、证券、股权、车辆等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化、自动化执行查控体系,实现全国四级法院互联互通、全面应用。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比如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的查询范围,从最初的20家银行的1类存款信息,扩展到现在的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等13家单位、3000多家银行,查询11类14项信息。包括:账户信息、存款、车辆、船舶、股票、银联卡消费记录、工商登记等信息。现在全国所有3500多家法院已经全部开通了该系统。

司法评估、拍卖一直是当事人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违规违纪易发多发环节。在传统的评估拍卖程序中,容易出现人为控制的情况,低估贱卖、串通压价、恶意竞买等有损公平公正的现象时有发生,已经成为财产处置工作的短板。2017年起,最高法《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开始施行,确立了网络拍卖优先原则,借助互联网拍卖平台公开、透明、高效等优势,实现拍卖程序的全程公开,斩断利益链条,减少权力寻租空间,最大程度地保证司法廉洁;通过竞拍规则的创新,提高拍卖财产的一次成交率、溢价率、财产变现率,降低悔拍的可能性,全面提高执行工作的效率。9月19日,最高法又出台办法,就建立和管理全国性网络服务提供者名单库,确保网络司法拍卖工作依法有序开展作了明确规定。据介绍,最高法院将设立网络服务提供者名单库评审委员会,目前,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正在确定中。

 

责任编辑:xw

联系我们: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新华大街69号

电话:0316-8311229

传真:0316-8314198

信访室:0316-8328129

纪检监察室:0316-8318771

院长信箱:xianghefayuan123@163.com

邮编:0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