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美分歧的背景 根源与应对
此访如何叫成功?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把此访同邓小平三十年前的访美相类比,自有其意义。小平访美是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此访则是在中美关系遭遇了一些暗礁、湍流后重新定位、重回正轨的一次努力。
双方都在积极努力,确保此访成功。无论是美国防长盖茨访华还是中国外长杨洁篪访美,都可以更宏观地看成是胡主席访美的有机组成部分。此访之所以重要,在于几个特殊原因和任务。
第一,美方对中国有很深的战略疑虑。对于2010年发生的一些事件,美方有不同的解读,包括中国傲慢论、中国自信论、中国强势论,各种各样的论调甚嚣尘上。美方在思考:中国是不是变了?中国是否还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和平发展战略以及韬光养晦的外交方针?中国是否还把中美关系当成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去维护?中国在亚太地区会同美国如何相处……美方很希望通过这次来访得到一些解答。
中方同样也有疑惑。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在中国周边的一系列布局到底是针对中国,还是有其他考虑?美国在中国周边合纵连横是不是对华构筑战略包围圈?美国是否打算通过向人民币汇率施压导致中国金融领域出现问题,延迟中国崛起的进程?美国是不是已经开始改变过去建设性合作的对华战略?是否已从前年的示好,转向后来的示强,并将一味地强硬下去……中国也期望得到美方的答复。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项的任务就是战略“再保证”,相互坦诚沟通,增信释疑。
第二,中美正面对一系列的问题。美国关注朝核、伊核、苏丹、缅甸、人民币汇率问题等;而中国关注美对台军售、出口管制、市场经济地位等。双方都有一个很长的问题清单需要去解决,至少去管理。同时,对于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有共同利益的领域,需要通过此访去挖掘,为未来的发展培植新的共同的土壤。
第三,此访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当前,中美关系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已经具有全局意义。此访到底意味着中美能够尽弃前嫌,重新携手迈向未来三十年?还是死结解不开,回归到一个全面的战略对抗?因此,这次访问也具有给全世界传递积极信息的一个象征性的意义。
其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规划未来。两国关系既有的三十年战略伙伴框架,是否适应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需求?如果不是,我们应该如何重新规划未来?新的战略稳定需要做哪些努力?总之,此访既有象征意义,又有实质性意义;既有总结过去,也有展望未来;既要解决当前实际性问题,也要思考一些更长远、更深刻的框架性问题。
此次重要的访问肯定会有某种成果体现,至于其具体形式,是联合公报、联合声明还是新闻公报等等,我们将拭目以待。但是,更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实质,即双方在哪些问题上能达成具体的成果。最重要的成果将是经过深度沟通后,中美关系能增信释疑,重回正轨。这个成果如能实现,那么此访就应该说是圆满的。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能推动一些问题的具体解决,并为两国长远发展设立一些框架,当然更好。一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它的成果,一方面也要有合理的期待。我们不要对一次国事访问寄予过高的期待,给它注入太多的内容。中美关系毕竟已经超越了某一位领导人的某一次访问就可以改变历史的那个时代。
中美关系新定位
在美国霸权体系的状态下,中国已经比较成功地和平发展了三十年。这已经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形态、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大国长期和平共处的一个奇迹。问题是:从现在开始,中国还能不能在这个体系下继续生存和发展?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一个变化就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的冲击力很大。尤其是对当前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冲击力更大。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乐观估计中国GDP成为世界第二是在2015年,我们整整提前了五年实现了这一预期,比很多中国人的预期也更快。这跟金融危机爆发有一定关系。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中国力量的上升跟美国遭遇到的困境形成反差,这种反差导致彼此心态发生变化。
如果中国比以前更加自信,那么美国显得比以前更加急躁。这种心态的变化使得两国关系同以前相比出现了变化。过去两国关系发展的原则、框架、准则是否适用现在和未来的关系,中国成功地跟美国共处了三十年,从今往后还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能否做到,我觉得取决于两国的互动,取决于中国能否有效制定和规划新时期的对美外交。未来中美两国能不能避免历史上大国之间由摩擦到对抗的“宿命”,取决于两国的努力。
第二,全球化时代,威胁多元化、信息化、多极化,国与国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度增加。中美经贸3800亿美元的规模,中国的巨额美国债权,使得两国经贸关系唇齿相依。这就引出一个问题:政治上,两国在这个多元化时代里,正如奥巴马所说,都在寻求“多伙伴的世界”,彼此虽然不一定成为朋友,但也没有必要成为对手,大家完全可以成为伙伴——伙伴是可分可合的,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大家至少可以暂时在一起朝好的方向努力。
威胁多元化意味着美国还难以把中国定位成主要的战略对手。因为,美国目前至少面临着四重挑战:首先,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巴基斯坦反恐局势、朝核问题、伊核问题等安全关切,都需要中国的合作、配合、支持和协调。其次,美国需要重建国内经济基础,以此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重振经济不仅关系到奥巴马个人的前途,也关系到美国霸权的未来。美国无法承担中美全面交恶的代价,需要中美携手共同实现双边经贸以及全球经贸的再平衡。再次,美国面临气候变化、G20等一系列全球性议题,肩负领导责任,如果缺乏中国的支持就很难有所作为。如果实现不了对这些具体问题的领导权,何谈对全世界的领导?最后,美国面临着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在这方面,中国似乎是一个标志,但中国绝不是唯一的新兴大国,至少有“金砖四国”。面对群体性崛起大国的共同挑战,美国无法集中所有的资源、精力对付中国。这些都决定着它必须找到新的出路和办法跟中国打交道。这是中美可以寻求继续和平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
第三,在新时期,两国领导人也应该具有新的战略思维、视野和胸襟,也应该用新的视野来看待两国关系。
最后,中美关系既是双边关系也是全球关系。全球有很多事情等着中美共同去努力应对和解决。如果因双边矛盾而置全局责任于不顾,中美都负不起这个责任。两国的这层顾虑也有利于控制危机。
我们有理由相信,两国可以找到新的合作基础和稳定的方向,使两国关系继续向前推进。不过,推进以后的前途是什么?谁都不知道。但是中美合作已经走过三十年,再走三十年,就已经算是成功。我们不能过于拘泥是否成功,而忽视了过程。有人老想追求幸福,却忽视了身边一点一滴的幸福,殊不知把一点一滴的幸福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幸福。换句话说,重要的是如何把握中美之间一点一滴的合作机会,没有必要老想着未来是什么样。如果老想着未来会成为对手,成为敌人,那么不仅未来不痛快,整个过程中也都不痛快。
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考量
从历史来看,美国的战略轨迹就是一个自西向东的过程。冷战时期战略重心在欧洲,围堵苏联。冷战后,随着苏联的解体,西线压力减少,继而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结束,西线已没有太多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东亚的很多战略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并且东亚地区经济腾飞,经济重心也在往这个地区偏移。因此,美国已经开始思考战略重心是否东移的问题。小布什上台之初原想收缩战略资源,可是由于突发“9•11”事件,被迫把美国的战略资源调整的冲动转向了中东。
不过,历史的车轮仍是前进的,东亚地区的发展日益迈进,世界权力、经济、战略的重心都在朝这个地方倾斜。美国战略重返东亚是在完成一个历史的逻辑,是一个长时段内自然的过程,只是过去没有条件或者没有紧迫性而搁置了。自奥巴马上台后,伊拉克的撤军问题逐渐缓解,美国就顺势加速这个进程。同时,美国也有一些现实考虑。
其一,这一地区新兴或复兴大国如中国、印度、俄罗斯都在崛起。如果美国放任自流不加大投入,它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有可能受到冲击和影响。
其二,这一地区盟国体系出现了松动的趋势,日美矛盾、韩美矛盾,前几年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日本思考脱美入亚,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韩国想扮演东北亚平衡者的角色,多多少少显示出想跳出美国手心、追求独立自主发展的冲动。如果美国不施以重手任由盟国体系松散,美国的主导地位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三,除了战略和安全的考量之外,美国重返东亚的重要因素就是经济上的考虑。奥巴马信誓旦旦提出未来五年的出口倍增目标。知易行难,要实现这个目标,无法寄托于同样处于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欧洲,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亚太。除了中国,这一地区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市场,印度、越南都在崛起、印尼也在腾飞。
综合起来说,美国对东亚有四大担心。一是担心有其他大国主导东亚,取代美国的地位;二是东亚同盟体系崩盘,削弱美国地区影响;三是担心地区热点失控,干扰美国在其他地区的布局;四是防止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得过快,排挤美国地区利益。过去几年,这四大担心全部出现,其中经济一体化是最成功的,不仅表现在中日韩、中国—东盟经贸领域,最深刻地还表现在金融领域,比如,中国和东亚六个国家商讨货币互换协议、清迈倡议、湄公河计划等等。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确实担心被排挤,因此通过三个办法想挽回一程。
首先,继续强化APEC的主导地位。APEC一直是由美国主导的,放大它的作用,希望仍由APEC来主导东亚一体化,而不是由其他组织主导;其次,倡导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关系(TPP),重新搭建以美国为主导、有意愿的伙伴国参与的一个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再次,就是通过双边渠道,构建双边自贸区——构建美韩、美新,甚至推动美台自贸区。
因此,奥巴马政府的战略重心东移亚太或者东亚是综合性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冲中国而来的,当然中国因素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毕竟中国是东亚地区最主要的新兴大国,而中国因素又为美国尽快重返东亚提供了很好的借口。
中国要接受现实主动开创新局面
美国虽然声称一直没有丢掉东亚,但既然是所谓“重返亚洲”,多少也反映了客观事实。此前,美国大量精力、资源一直投在中东,对东亚地区相对忽视,导致东亚形成了自己的内在发展步调。美国要想在短时期内回归,必须找到切入点,安全议题是很好的切入点。看到中国与其他一些国家在主权和领土上存在矛盾,美国就大加利用。
现在看来,美国前一段做得比较成功,实现了预期目标,但并不是说取得了全面成功,因为这些目标的基础并不牢固。换句话说,美国进来以后能给这个地区带来和平还是更大的动荡,值得观察。美国没有到来之前,这一地区的关键词是经济发展、崛起、一体化和合作。最近两年的关键词变成了冲突、军演和战争。美国到底能带来什么?未来东亚由谁主导,归根结底还是看谁能给这一地区带来经济繁荣。
去年美国重返东亚的进程异乎寻常地迅速和顺利,几乎是一夜之间,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得出一个悲观的结论。
第一,我们要相信过去十年中国的周边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过去十年间,我们经营周边,比如东盟自贸区、中日韩、上合组织等等的努力,不要因为美国一夜重来就全盘否定。需要看到中国十年的努力不会白费,中国与东亚国家形成的一些内在联系,已不是某个外来势力能一夜之间改变的。美国军事上的重返,改变不了中国同东亚国家经济上的连通,这是个基本现实。
第二,美国的重返看似各国都很欢迎,一些中小国家确实有借美国抗衡中国的考虑。但为了制衡中国而顺势引美入室,并不表示没有戒心和顾虑。比如越南担心美国进入会对其社会制度不利,担心过于依赖美国而失去中国,因此在安全上靠美,经济上靠华,政治上靠东盟,基本格局不会改变。其他国家莫不如此。
如果美国自以为其他国家欢迎它的到来,就兴高采烈,置中国于不顾,把中国推向对立面,那么美国将犯与当年进入中东时同样的错误。如果美国在今日东亚不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一味发挥破坏性作用,或者把矛头错误对准中国,也会得不偿失。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明智的办法是进入东亚后全面发展关系,否则半年、一年之后,就绝不会像进入时那样一帆风顺。在东亚地区,经济利益还是最高利益,谁能给大家带来经济红利,才是长久的考量。美国可能把这个地区当成未来的出口市场,而中国能给地区各国带来投资、市场等等,地区各国对此势必会权衡,而且,一些国家跟美国也不是没有芥蒂和矛盾的。
所以,中国要防止自己对号入座,把自己摆在美国的对立面,甚至摆在其他小国的对立面,否则就把两股力量人为挤在一起,这个难题就没法破解。中国要保持必要的战略自信,把握基本的战略格局,然后深刻分析这个地区的主次矛盾,善于抓住各种机会,这是我们看待东亚新变局的一个根本路径。
有美国参与的东亚已是事实,美国一直把自己当成亚太的一员,中国则是天然的亚太国家,中国没有否认美国在亚太的存在,只是期待它能发挥建设性作用。中美需要彼此确认对方合理的身份,实现在重要问题上的妥协、沟通。
中国过去十年在周边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努力,不能由于美国的一夜重返而乱了方寸,松动了一些既有的战略布局。不能因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丧失对大战略的判断,也不要因此而小肚鸡肠,不要因为美国跟这些国家好,我们就与这些国家交恶。这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应该从双赢的角度去规划和思考。
首先,一定要坚持睦邻政策,对周边国家要宽大、宽容,别咄咄逼人,多一点包容,然后把经济上的优势放大,还要发掘文化相通的地方,加大建立政治互信,做好这些,冷静观察美国在东亚的一举一动,最后破局的是要实现三赢,即中美邻共赢。
其次,中美能否与第三方建立和谐的关系,不被第三方牵着鼻子走。东亚峰会是一个契机,美国进入东亚峰会后,中国理想的格局是既能实现中美沟通,又能同周边周家沟通协调,共同解决这一地区面临的问题。这是一个必须思考,以及务实面对的新局面。
第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也可以拓展同其他区域的经贸合作,比如对欧洲,通过对欧洲债务的援助,通过中法之间的经济合作、中欧论坛、中国领导人的访问,开辟新天地。世界市场足够广阔。保存既有优势,放眼更大天地,整盘棋就活了,不至于局限在东亚斗气、斗计,自己伤了肝火,对方还没有伤元气。(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