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马兰奇:我最珍惜的称号,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于当地时间21日13时25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吉隆医院去世,享年89岁。
据院方新闻公报说,萨马兰奇18日因冠状动脉严重供血不足而住进吉隆医院。萨马兰奇的身体近些年一直不好,2001年他曾因极度疲劳在瑞士洛桑住院;2009年10月在摩纳哥,他曾因突然昏迷而住院。
为现代奥林匹克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于1980年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1978年,萨马兰奇第一次来到中国访问。
2001年7月,萨马兰奇不再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退休后,萨翁开始撰写《奥林匹克回忆》。
2003年7月8日,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在《奥林匹克回忆》首发式上说:“萨马兰奇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对中国的体育事业给予了全面支持。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熟知萨马兰奇这个名字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萨马兰奇曾说过:“我一生得到过许多称号和荣誉,但我最珍惜的称号就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2007年6月25日,萨马兰奇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名誉教授。人大将这项中国高等院校对外最高规格的荣誉性学术称号授予他,旨在表彰他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和为中国奥林匹克事业发展所做的工作。
萨马兰奇于1920年7月17日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毕业于德语学院和巴塞罗那高级商业研究院。他热爱体育运动,喜爱射击、拳击、足球和骑马等运动,还特别喜爱集邮。
萨马兰奇年轻时曾是一名冰球运动员,退役后任过西班牙国家冰球队教练,并从1951年起任西班牙冰球联合会会长。萨马兰奇与玛丽亚•特雷莎•萨利萨其斯在1955年结婚,婚后生下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夫人在2000年9月逝世。萨马兰奇的儿子胡安•安东尼奥目前也是国际奥委会委员。
亲眼看北京奥运,死去亦无憾
2007年12月19日,萨马兰奇在参加一项公众活动时突然晕倒,而且陷入昏迷并被送入医院,所有人都在为87岁的萨翁祈祷。短暂入院后,萨翁神奇般恢复了,用他的话来说,他怎么都要撑到2008年,亲身前往北京观看奥运会,“上帝会保佑我的,因为对我来说,这是我这一生最后的一个心愿,我不想带着遗憾离去。”
萨马兰奇出院后,记者采访了萨翁。
记者:您说过,北京是您最喜欢的城市。
萨马兰奇:说对了,我的家在巴塞罗那,但我对北京的感情一样的亲。所以每次去北京,我都希望可以自由地在城市里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人对我都很热情。
记者:是的,我想是因为在2001年,您亲自宣布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的原因。
萨马兰奇:不,即使在1993年我宣布悉尼而不是北京获得奥运会主办权,也从来没有影响中国人民对我的看法。
记者:您2008年还有什么愿望没有?
萨马兰奇:如果还可以允许我祈求些什么,就是我可以亲眼看看北京2008年奥运会。因为我相信,这将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盛会。
记者:北京奥运会是您最后一个梦想,那之后呢?
萨马兰奇:之后我就可以离开了。
记者:但是主席先生……
萨马兰奇:不,不,你可以这样写,就像我说的这样,或者说我可以无憾地离去。
邓亚萍与萨马兰奇的忘年交
邓亚萍和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忘年之交被人津津乐道,为什么两人能一直保持这么好的关系?“我觉得还是他对于中国人民的这种感情,我在后来成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以后,他还经常跟我讲,经常收到我们这儿小朋友写的信,开头就是写萨爷爷,非常亲切。到了中国之后,我们中国人对他的这种热情,这种款待让他非常记忆犹新。所以我是觉得首先他认为中国人非常好,然后他又非常愿意来跟中国人交朋友。”
萨马兰奇非常欣赏邓亚萍,在世界体坛传为佳话。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专门安排为邓亚萍颁奖的这位西班牙老人颁奖后,又拍拍邓亚萍的脸,这一画面将这种欣赏永远定格。
邓亚萍还是运动员时,萨马兰奇就建议她一定要学习外语。邓亚萍退役后,到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本科毕业后,邓亚萍将自己5000多字的英文毕业论文送给萨马兰奇,萨马兰奇将这份论文存放到国际奥委会博物馆,认为这是一个中国运动员成长最有价值的纪念。萨马兰奇认为应当有更多的中国运动员学好外语,能够有更多的中国人到国际奥委会或其他国际体育组织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